不專業評論 / 努力過後的失落該怎麼調適?

不知道大家生活中會不會遇到一種經歷,當你為自己加油打氣,盡力地完成一件事情,並說服自身付出努力後肯定會收穫成功的果實,然而,現實並未如你所想的那樣完美,此時,你的情緒會非常低落,甚至可能一蹶不振,找不到生活的意義。

圖片來源:攝影師:Download a pic Donate a buck! ^: https://www.pexels.com/zh-tw/photo/48566/

小時候在學校,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或是身處的環境,都會向學生表達著「只要付出努力,一定都會成功」的思想。

但是,在我離開學校後,就像一條魚離開淡水,隻身來到深海,見證茫茫大海的偉大,卻逐漸意識到自身的渺小,職場中會有諸多機會讓人能夠展現,但獲取機會的時刻並不會降臨在每個人身上。

可學校卻不曾教給我如何調適失敗情緒的具體方法,因為在學校這個烏托邦裡,大家都是第一名,縱使你不是班長,但還是會有一個職位或一支嘉獎屬於你。

脫離高中以下的就學環境,到大學開始,我便意識到許多的場合裡,我必須要展現長處與他人競爭,可卻不是每次都能如同小學一樣,只要願意競爭最後都會得到教師的鼓勵。

回憶起那時在師大讀書的時候,公費生在如今這個時代一位難求,除非自小起早已生活在偏鄉,才能以公費生的身分進入師大就學,否則來自於人口中等、發展中等的城鎮的小孩,根本不可能再與早期相同,輕易地取得公費生名額。

幸運地是,在我大三那年,遇到畢業後要外派到偏鄉工作的教師公費生名額,系上主動投遞報名資料的學生只有兩位。

將資料交給系內助教之前,我做了很久的思想掙扎,不停地加油打氣,建立正向心態並報名公費生甄選,可結果卻不盡如人意,那時候的失敗讓我心情低落將近一個月時間,甚至誇張到開始否定自己的能力。

好轉的契機是去參加大學生數位陪伴偏鄉小孩的計畫後,發覺不擅長管理學生、掌控上課秩序等情形,因而選擇將未來的職業重心轉向其他領域,成為教師的理念逐漸在心中淡化,進而消減未能取得教師公費生名額的失落情緒。

但顯然,這樣的處理方式並非一種好的方法,因而,在經歷諸多類似事件後,阿琳我慢慢地建構具體減緩努力過後情緒失落的三個步驟,閱讀到這裡,如果你願意考慮我的作法,那我們就繼續下去吧!

第一步,安撫情緒。

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但照顧自己的第一要件便是讓原本起伏的情緒逐漸平穩,此時的情緒一定是負面的,這時候就可以選擇暫時忘卻現實的煩惱,將身心投入平常最喜歡從事的活動。

如果你不知道自我最喜歡的活動是什麼,可以參考我的另一篇文章《不專業評論 / 如何找到喜歡的活動?》

像阿琳我平日喜歡打保齡球,每到周末我就會纏著我媽,要她跟我一起去保齡球館打球,縱使那一天只有從事這個活動,但只要打球的當下能夠使我暫時停止思考,開心地度過這段短暫時光,我的破碎情緒便能從這個活動裡慢慢地被修復。

圖片來源:攝影師:ClickerHappy: https://www.pexels.com/zh-tw/photo/4192/

安慰好情緒之後要做的第二步是什麼呢?

那便是處理不同於失落情緒來源的事情。

舉例來說,讓我情緒低落的事情是公費生甄選一事,在我打完保齡球後,我就會開始處理其他正事,像是開始動手找需要寫論文的資料,埋頭於與前事完全不同的事情的作用在於讓我們的思緒不會一直圍繞在前事,不會想到前事,就不會讓我們一直回憶起伴隨這起事件的負面情緒。

那麼,最後一步是什麼呢?

第三個步驟頗析失落原因,逐步練習,建立起對自身的信心。

前述說到,對於公費生落選,我感到失敗進而否定本身的能力。想要改善如此想法,除了安撫情緒、處理不同事情外,最重要的便是重建對於能力的信心。嘗試針對公費生落選可能的原因進行分析,羅列出可能落選的幾個原因後,建立短期目標,慢慢增加能力值,使對自我的期待能夠慢慢地達到理想模樣。

準備充分後,便不妨再嘗試一次,說不定這次能夠成功囉!

以上就是我對努力過後的失落如何調適給出的具體建議,如果大家願意分享,歡迎寫信通知我。

那我們就下次見啦!!!

將文章分享到你的社群
Linswriting
Linswriting
文章: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