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專業影評 / 換個角度想,孤寂的社畜變得不再孤寂—《明天星期一》

《明天星期一》,原名為Mondays。

由圓井灣飾演女主吉川,慎田雄司飾演該廣告策劃公司的上司。

尚未意識到自己陷入時間循環的吉川。來源:電影

電影場景大多圍繞在廣告公司所在的大樓辦公室,以時間循環的概念,展示現代打工人的上班日常。

上班多了,便會覺得每周狀態都一樣。

方案就算更改,依然被甲方給駁回。

但你以為Mondays只有講這些而已嗎?

不,電影後半段帶出更為核心的理念。

女主吉川,在得知自己處於時間循環中時,她的第一反應是將客戶,也是她未來想跳槽的大型廣告公司木本,其要求的商品廣告製作完美。

改出令甲方滿意的方案為止。

然,時間循環終究得停止,否則吉川也無法到木本面試。

因而,電影中段,吉川與兩位早已循環20次的下屬商量對策。

採取現實社會常使用的逐階上呈報告的上申制度,讓剩餘的同事意識到時間循環的怪異現象。

只會出張嘴皮子的上司。來源:電影

而當他們被公司會計提醒真正讓時間循環停止的方法是實現上司的漫畫夢想時,

吉川卻又回到了獨立製作木本商品企劃書單打獨鬥的階段。

自此可以看出,吉川與同事關係的疏離。

當大家為一件事情拋出自我想法試圖解決問題時,不願認同他人想法的那個人是吉川。

小從發想味増湯廣告標語、同事推薦影片剪輯公司,大到共同繪畫上司的漫畫草稿。

吉川永遠都是以自我為先,否定他人與自我的連結。

吉川的舉止其實也反映出,現代社會的青年,在工作場域裡,都是一匹匹的孤狼。

不過,若再深入探討,為何青年寧願成為孤狼,而不願和他人建立給工作以外的接觸呢?

同為社畜的阿琳設想可能的因素有不喜歡中年主管的那套畫餅制度,以及不給予應有的尊重與工作權益,還有能者多勞的說法。

在此情況下,年輕人更多的是顧好自己的工作,而不會再主動協助他人,更甚者,打從心底拒絕他人的幫忙。

當吉川抵達心儀已久的公司與接洽人會面時,看到了木本公司的創始人對下屬頤指氣使的模樣,與公司內部昏暗的氛圍。

吉川反倒覺得自己所待的小型公司好像也不賴,雖然每周都在時間循環裡,上司只會在一旁說著加油的話。

但公司的整體氣氛卻比木本來得好多了。

這一刻起,吉川開始認同了公司。

不再一味的否定公司。

於是等待下次時間循環的時候,吉川率先將畫漫畫一事完成於木本商品企劃書前。

與公司的大家共同熬夜將上司的漫畫夢想逐一完成。

我看過得很多電影講解都說著這部電影是對社畜打工的一種諷刺。

但我卻覺得這部作品的其他涵義亦是值得思考的部分,比如,同事之間的情感聯繫。

當社畜跳槽到另一家大型公司,他們的工作情況真的會變得比較好嗎?

難道不會陷入另一場沒日沒夜工作的時間循環裡?

而我們最能做的,也是最能做到的,便是放緩腳步,享受工作之餘的生活,珍惜與人相處的情意。

如此,便能減緩日復一日打工帶來的枯燥乏味,亦能讓看似在做重複工作的每周,變得稍微不同。

附上電影預告連結:

影片來源: Youtube 頻道名稱:Skydigi

將文章分享到你的社群
Linswriting
Linswriting
文章: 37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